🔥

苏州河诗并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乙未秋,余游于苏州河。初,未见其水,左右多楼宇,少树木。至日中,忽闻水声出于左,复行数十步,见之。斯水贯于城中,日光映之,灿然若凝;和风过之,飘然若流。两岸多树,间有花草。时初秋也,金桂之香已传于十里,而草木皆未凋焉。水有蒹葭,其形采采,其色苍苍,《诗》之境也。林有禽鸟,或翔或集,鸣声上下,醉翁之意也。
两岸楼宇,及河上桥梁,有新旧之错落,存中外之交融:其新者,危楼百尺,可参于天;其旧者,朴而不陋,自有威严之风。楼阁风骨,有中土之厚重,亦有外邦之清奇。盖苏州河上接于余杭,下达于外滩,通长江,邻东海,则万邦来我华夏,多过于此,故有如此奇景也。
余尝涉猎史事,传苏州河始名淞江,魏武名之曰吴淞江,后外邦之人以此水可通苏州故,呼之“苏州河”。兴于汉末,孙吴欲为艨艟之舰,造青龙于此。盖此处兴于攻杀之事也,而千年来多为商旅及外邦汇聚之地,富庶可敌临安。今日观之,亦全无杀伐戾气,得无斯水为天下福地焉?能起兵戈而不暴,逢征伐而不毁,遭染污而不浊。
临江而望,有流水过于目前,繁树环于左右,鸟鸣出于上下,嗅金桂之馥郁,感日光之和煦,享秋风之清灵。其景繁而不乱,静而不寂,秀而不魅,明而不妖,仿若沧桑止于此地,乐可忘死。昔日夏禹划天下为九州,扬州之土列于下下,而今日见之,虽有土之宿弊,其繁荣盛况胜中原远矣。盖扬州傍海,短于农事而长于商贾,规其短而取其长,故有今日也。
偶感于是,得诗数句,名之曰《苏州河诗》,其诗曰:
东吴思青龙,踞此作艨艟。胜景化戾气,江流育繁荣。
十方夷狄至,千载商旅通。富庶比临安,繁华似开封。
骚客慕清景,杯酒饮花丛。文士好华言,意气正相逢。
岂是九州末,自有八方朋。居山无为贾,傍海不事农。
为人亦若是,夭资各不同,莫以人言故,自弃成衰翁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发表评论 分享到

登录后发表评论


浏览记录

作者信息

相易为 年龄:0000-00-00 阅读:1